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萬斯大

萬斯大,字充宗,別號褐夫,後因患足疾而自號跛翁,浙江鄞縣人。生於明崇禎六年(1633年),卒於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,年五十一。他是萬泰的兒子,萬斯同的兄長,為清代有名的經學家。
  萬家的先祖萬斌曾追隨明太祖朱元璋起義,屢有戰功,等到朱元璋登位之後,即賜誥世襲,往後的子孫四世皆有武略,一直到六世祖萬全文武兼修,世人以「儒帥」稱之開始,萬家逐漸從武功世家轉向書香門第,黃宗羲曾經稱讚萬家「有事則顯忠節,無事則顯儒術」,可見到了後代,已經以儒術聞名於當世。萬斯大的父親萬泰,早年和黃宗羲等人師事劉宗周,因此,他和黃宗羲的交情很好,萬泰育有八子,皆受學於黃宗羲。八子中,以萬斯大與萬斯同兩人最有名氣,萬斯大的經學、萬斯同的史學,皆得梨州之真傳,被時人稱為「二萬」。
  萬家傳到萬泰這一代時,國勢已經日漸敗壞,不多久,李自成攻陷北京,崇禎皇帝自縊,也開始了萬家顛沛流離的逃難日子,此時的萬家已經不是那個世襲罔替的名門望族,為了生計,萬泰全家開始從事耕作漁獵,卻因家中食指浩繁,三餐不得溫飽,日子過得是備嘗艱苦。儘管如此,萬泰仍然勉勵子女,「要讀書以親近君子,即使布衣敝履,自是不失門戶」,不能苟且偷安,自甘下流,為世人所摒棄,萬泰亦以自身作則,終身不仕清朝,因此,他的八個兒子,皆沒有參加清代的科舉,亦未入朝為官,都是萬泰的家風所影響。萬斯大為人剛毅,見有不可者則形於色,是個沒有辦法隱藏自己心思的剛直之人。當年,張蒼水死於國難,屍骨曝於野外,萬斯大敬佩他的節義,雖然過著貧窮的生活,還是為他籌資,將他的屍骨安葬在南屏。從這些事情當中,皆可以看出在國家民族存滅之際,雖然匹夫無力可以扭轉時勢,心中卻仍以忠孝節義為立身處世的原則,盡自己的棉薄之力,以求不愧於心。
  萬斯大是清初浙東學派的代表人物,他於康熙六年師承黃宗羲,受到黃宗羲的影響甚鉅,他曾經在寧波創立講經會,每月兩會,先講《禮》,由於《禮》中的典章制度,是讀經致用的根本,所以他們非常重視《禮》學,故以《禮》為首。次講《易》、再論《春秋》、最後及於《詩》、《書》諸經,各舉先儒的典籍,並與他人交換意見,互相質疑辨難,一時之間,勝友如雲。他由於家風的關係,不參加科舉考試,因此不用將時間耗費在研習時文,反而更專注的研究經典。在治經的態度上,他認為:一、若不能瞭解所有的經典,就不能夠注解其中一經;二、若不能瞭解傳注缺失之處,也就不能夠瞭解經典;三、若不能以經典解釋經典,就不能夠瞭解傳注的缺點。這三點是他治經最重要的指導原則。
  他對於《春秋》、三《禮》尤為精熟,曾經採集諸多前人的說法以纂集《春秋》,並創立義例,得二百四十二卷,可惜於康熙十二年時燬於祝融,這本無緣見世的著作,在《清儒學案‧南雷學案》裡稱作《春秋輯傳》,《文獻徵存錄》則作《春秋明辨》。後來,萬斯大又再一次纂集《春秋》的著作,可惜這次只寫到「昭公」卷,就因病而死,未能卒業,目前他的《春秋》學著作,傳世者僅有《讀春秋隨筆》十卷,是他在編纂《春秋》的資料時,另有心得而做的劄記,黃宗羲對他《春秋》學的評價甚高,有「學不患不博,患不能精。充宗之經學,由博以致精。信矣其可傳也。」
  從《讀春秋隨筆》可以看到,萬斯大常以《禮》學來釋經義,這和浙東學派重視《禮》經不無關係。萬斯大於三《禮》皆有研究,他有一本《禮記集解》的稿本,也同前述《春秋明辨》一樣,燬於同一場大火,其他流傳於世的禮學著作,於《儀禮》則寫有《儀禮商》三卷,於《禮記》則有《禮記偶箋》三卷,於《周禮》則有《周官辨非》二卷,論《周禮》的真偽與成書年代。於三《禮》的總義,則有《學禮質疑》二卷。萬斯大都能發先儒所與未發,有他獨到的見解。黃宗羲認為《宗法》八篇(附於《學禮質疑》之中),是「冠絕古今,必傳之作」,可見對於萬斯大的《禮》學,黃宗羲亦頗為稱頌。


撰稿人:鄭于香
網站滿意度調整